当前位置 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媒体报道
 

研学大亚湾核电站 遇见最好的自己

6天,只是人生长河里的一瞬。

6天的经历,对于35名山西晚报小记者来说,却变为了成长青松上的年轮。

他们带着独立、自信踏上南粤大地,他们捧出好奇心探索未知,他们用友爱和坚韧滋养内心,夯实成长之路。

听粤剧学粤语赛毽子,体验地道老广人的日常生活;畅游广东科学中心,翱翔科学世界,探索科学奥秘;走进大亚湾核电站,与大国工匠面对面,学习核电知识,感受匠人精神……722日至27日,山西晚报小记者2019大亚湾核电站研学行圆满举行,此次研学以“我和祖国一起成长”为主题,35名山西晚报小记者科技跨“粤”,在路上,遇见更好的自己。

A 独自远行 自信出发

踏上活力开放的南粤大地 “坐”进行走的课堂

“要多听、多看、多记、多思考啊。”

“放心吧,和这么多同学一起,我会照顾好自己的。”

“你说,核电站里什么样儿?”

“我要问乔叔叔好多好多问题。”

“利用核能发电,我只在书本上看到过,能进入大亚湾核电站实地学习,太幸福了!”

……

722930分,太原武宿机场候机楼里,身穿印有“我和祖国一起成长”字样的白色T恤的山西晚报的小记者们,或听着爸爸妈妈的叮嘱,或三三两两扎堆,憧憬着即将开始的大亚湾核电站研学。

托运好行李,通过安检,第一次离开父母,独自远行研学的小记者们,用自信的笑容与父母告别,带着兴奋与期待出发啦。

当日傍晚,穿越云霄,落地广州,踏上南粤大地,丰富多彩的科技跨“粤”大亚湾核电站研学之旅开启,将会带给小记者们怎样的心灵激荡呢?

“广州是广东省省会,唐宋时期成为中国第一大港,明清两代成为中国唯一的对外贸易大港;广州经济发展能力居中国前三,互联网企业超过3000家,诞生了微信、唯品会、酷狗音乐等……”研学老师向小记者们介绍着广州的历史沿革与经济发展,学习从坐车前往酒店的路上就已经开始。“广州是一个这么美丽的城市,接下来的日子里,我要多观察它的样子”“广州真厉害啊,我们山西也要加油哦”……研学日志上,小记者们写下自己感受南粤的第一笔。

泡一壶茶,品尝精致美味的广式点心,肠粉、虾饺、马蹄糕……丰盛的广式早茶唇齿留香,小记者们感受到广式早茶文化的悠然。广州人吃饭之前,为什么要先洗杯;筷子的长度是多少;广式肠粉有几种做法……饱腹之后,还有脑子转一转在等着小记者们,能不能答对,要看你是不是有心人喽!

6天时间,小记者们“坐”进行走的课堂,马不停蹄,调动五官,发挥记者的基本功“四力” ——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感受活力开放的南粤大地。

在广州,留影被誉为广州“城市客厅”的花城广场;和造形奇特的“羊城八景之一”广州塔“小蛮腰”比比谁瘦;流连广东历史博物馆,穿越历史,探索广东发展历程;粤剧博物馆里,拥抱戏曲艺术,听听粤曲,感受广东粤剧文化的独特魅力;学粤语、制毽子、赛毽子、画一张个性脸谱,体验地道老广人的日常生活;600米长的荔枝湾老街上,来个美食定向比赛,每人30元,以小组为单位,找到老字号糖水店、粥粉店,不仅要计划着消费,还要畅享广东小吃的美味,完事儿还得说说美食背后的故事,要有图有真相哦。不过,这没有难倒我们的小记者,每个组都圆满完成了任务;在广东科学技术中心,亚洲规模最大的科普教育基地之一,在这里,亲手制作观景长廊,学习光的反射,亲身体验太空行走训练、在月球上跳跃……置身科学的海洋,小记者们尽情地汲取着科技知识,探索科学奥秘,流连忘返。

在珠海、深圳,聆听动人的渔女故事,感受滨海之城的浪漫;遥望港珠澳大桥,了解这座全球最长的桥隧组合跨海工程的建设过程,突破了哪些技术难题;走进绿树成荫、鲜花芬芳的深圳大学,与精英学长学姐交流,了解深大的发展、开放与包容,大学梦在此萌芽;在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观看“大潮起珠江——广东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了解和思考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莲花山公园里,登上莲花山山顶,瞻仰伟人邓小平铜像,缅怀一代伟人。

研学内容丰富,每天的研学日志里,小记者们都认真记录下所见、所闻、所感、所思,在行走的课堂里看见自己,这或许就是“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的意义吧。

B 变身好奇宝宝

大亚湾核电站探秘 与大国工匠面对面

走进大亚湾核电站,探秘核能发电,与大国工匠乔素凯叔叔面对面,是小记者们最最期待的“课堂内容”。

蓝天白云、椰林绿荫、海浪声声。“哇!美得不可思议啊!”726日一早,车子开进大亚湾核电站,小记者们的眼睛已经不够用了,他们激动地感叹:核电站居然真的可以这么美,和我们想的太不一样啦。

兴奋的心情还没有平复,刚一下车,就连连遇到惊喜。原本下午才会跟小记者见面交流的大国工匠乔素凯,提前来到大亚湾核电展厅,欢迎“小老乡”们的到来。“这么多的小朋友,我们还是第一次接待,希望你们在这里了解核电、学习核电知识。”中广核核电运营有限公司党群工作部经理徐光明,也专程前来欢迎远道而来的山西晚报小记者,并将“核宝”玩偶和“华龙一号”木质拼图送给孩子们。他说,大亚湾核电站有“全球最美核电站”的美誉,是中国大陆首座商用核电站,是我们国家改革开放的标志性工程。中广核以“发展清洁能源,造福人类社会”为使命,坚持“一次把事情做好”的核心价值观。

大亚湾核电基地保持连续安全运行,安全运营业绩在国际上排名前列,年上网电量超过450亿度,其中供给香港的电量占到香港全年用电量的近1/4。作为一种安全、清洁的能源,大亚湾核电基地每年减排效应相当于种植10万公顷森林,可覆盖半个深圳或一个香港。

听着徐经理对大亚湾核电站的概貌介绍,小记者们颇为感慨,频频点头。

展厅参观,开讲啦!小记者们详细了解了中广核从大亚湾起步的发展历程、核能发电原理、“华龙一号”技术、核安全文化等知识,大家认真倾听、仔细记录,不时向讲解老师提问交流。

模拟机教研室,核电站工作人员模拟操作训练的地方,除了实操还可以进行理论自习。小记者们围着教员认真聆听,七嘴八舌地提问。得知中广核工作人员需要“全员学习,终身培训”时,小记者们表示要学习核电人不怕吃苦、精益求精、学无止境的精神。

乔素凯,大国工匠,山西晚报20193月号封面人物。在技能培训中心,也是乔素凯核燃料操作维修工匠工作室,小记者们与乔工零距离,面对面交流。

“这个深水池的造价约2亿元,是按照11比例建造的模拟换料水池。水下换料和修复时,我要用一个4米长杆,伸到水下3米操作……”俯看这个蔚蓝色的水池,听着乔工细致的讲解,小记者们仔细聆听记录。

“这个水池的水为什么是蓝色的”“更换下来的旧的核燃料会怎么处理”“水下操作遇到困难,您怎么面对、解决”“核反应很危险,有什么防护措施”“核电站都是建在海边的吗”“您有那么多发明,灵感来自哪儿”“是什么让您一直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当看到乔工工作室里摆放的水下异物打捞机器人、陆用状态检查机器人等各种发明,以及大大小小的操作工具时,小记者们瞬间变身“好奇宝宝”,把乔素凯围了个水泄不通,问题一个接一个地抛出来。虽置身空调房,被小记者们“逼”到墙角的乔素凯,额头上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我们还是坐下来,一个个问,我一个个回答,好吗?”面对孩子们的热情,乔素凯十分耐心,很专业地开起了小型记者招待会。有问必有答,无论是专业知识讲解,还是个人信念讲述,乔素凯回答小记者们的提问,依然秉持着专注极致的匠人精神,始终笑意盈盈,没有一丝敷衍。

行走在大亚湾核电站,小记者们发现,随处可见这样一句话——一次把事情做好。对此,乔素凯跟大家分享了中广核“一次把事情做好”的核心价值观,鼓励他们好好学习,全力以赴做好每一件事,争当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

在小记者们的研学日志里,他们这样写道:乔素凯叔叔名言——不要只在大脑里,而是要行动;要把想法变为现实;一个人什么事也干不了,只有团队一起才可以做成事……

答记者问结束,小记者仍不愿意“放过”和蔼可亲的乔工,纷纷拿着笔记本请他签名,签在本子上还不满足,一定要在研学的T恤上签一个。“好好学习,一次把事情做好,乔素凯,2019726日”。小记者宝贝地放好签名本,要珍藏。

“第一次被这么多小记者采访,感觉责任重大,比接受你们采访还紧张。”在随后的沟通中,乔素凯对山西晚报记者说:“现在想起来,如果当时给孩子们讲几个励志故事,让大家提问,可能会更好。”

在大亚湾观景平台和长湾海滩,小记者们远眺蓝天碧海,俯瞰依山傍海的核电站,堆沙雕、捡贝壳,放松身心。

他们说,不忍与美丽的大亚湾核电站“say goodbye!”

他们说,大亚湾核电站研学,养眼、养脑、养心,要把“一次把事情做好”的精神运用到学习生活中,回到家乡也要告诉同学们核电是一种安全、清洁、经济、可靠的能源。

文章来源:山西晚报                                   发布时间:2019-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