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公司概况 运营业绩 新闻中心 环境保护 核电科普 企业文化 人才招聘 English 集团公司
 
 
 
  当前位置 首页 > 企业文化 > 鹭影心语
鹭影心语
 

【品读】在路上,行走的意义远胜于终点……​

泡一杯茶,放一段音乐,随手翻开买了许久未读的《一个人的朝圣》,在这个慵懒的午后,读一段“小人物”的平凡故事。书已买了一年多,当时还霸占着各大书店的畅销榜,已记不清当时为何会买来,也许是因为名字,也许是朋友推荐,也许是因为腰封上的那段介绍,现已不得而知。

我们都爱读“小人物”的故事,因为“小人物”不易被架在高高在上的神坛、故事更贴近现实,也因此显得更有血有肉。当然,有时也不免会显得有些“鸡汤”。书中的主人公哈罗德·弗莱,一名65岁的啤酒厂退休销售代表,有些木讷,一生唯唯诺诺,出生在一个破碎的战后家庭,自己有一段不圆满的婚姻,夫妻感情疏离、名存实亡与儿子也无法正常相处,在英国南部乡间过着日复一日平淡无奇的生活,于当下的成功学标准而言,他的一生甚至不能称之为平凡,而是略显失败。这样平淡的生活却被一封来自英国东北部贝里克郡的信件彻底打破——一位身患癌症的二十年未见的老友奎尼寄来的告别信。哈罗德回信,在出门寄信的路上,受到加油站女孩的启发,决定用信念给予老友奎尼支持,毅然决定用徒步的方式从英格兰南部的Kingsbrige走到东北的Berwick去看望奎尼,希望她可以坚强地活下去等着他的到来。于是未携带任何装备,未及告诉家人,在寄信的路上便匆匆出发。

87天的行程,627英里,主人公凭借信念以及对老友的承诺,艰难地走完全程。在路上,不断行走、不断回忆、不断反思、不断感悟,过程本身的意义已经超过了那个遥远未及的终点。在路上,作者通过哈罗德的所见所闻所想,一步步向我们揭开蕴藏在徒步背后主人公所背负的愧疚,以及哈罗德通过拯救奎尼这一行动对自己人生的救赎。

封底上的一段点题甚是喜欢,“这是哈罗德千里跋涉的故事。从他脚步迈开的那一刻起,与他六百多英里旅程并行的,是他穿越时光的另一场内心之旅。这趟旅程经过自我、走过现代社会百态、跨越时间和地理风景,他敞开自己伤痕累累的心,让世界走进来,让生命重新发光,你才发现,哈罗德原来就是我们自己。”

故事中的哈罗德起初将要徒步穿越整个英格兰的事情说出来时被人嘲笑,没有任何准备、没有计划,甚至没有一双像样的徒步鞋,没有人真正相信他可以成功。但当他已走过一段旅程后,放弃钱包、手机、地图等一切身外之物,以一种近似乞讨或苦行僧修行的方式默默前行,风餐露宿,他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鼓舞了无数人,同时也招来了无数的追随者与媒体的炒作。于这一过程,也让我们看清了人性的良善、滑稽与功利。无数的怀疑与猜测向他涌来,猜测着他与奎尼也许有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情史,人们想从他的身上挖掘更多有“价值”的故事,甚至杜撰他的故事。这一过程不禁让我想起《阿甘正传》里珍妮离开后,阿甘不停地奔跑,记者们涌上街头,想赋予他跑步的意义,为了世界和平、为了女权、为了环境、为了动物,阿甘却说:“I just feel like running."当他向老妇人讲述这一故事时说:"My mama always said, you got to put the past behind you before you can move on. And I think that’s what my running was all about."放下过往,永往直前。而《一个人的朝圣》中,主人公哈罗德却正是对过往有着执念,才使他生活在母亲离开、儿子自杀的阴影下,一生无法释怀、不能接受自己。朝圣之路,亦是回忆之路,主人公用回忆丈量旅程,逐步解开执念,解开心结,去发现去接纳那个更加笃定、坚毅的自己。

故事的结尾,哈罗德如愿地走到圣博纳丁疗养院,到达了此行的目的地,却开始对这趟旅程产生怀疑,开始迷失,走过的那些路,经过的地方,谁都可以走过,那些再平凡不过的东西加起来会有什么意义呢?路途虽然平凡,但路上的见闻、直面自己内心伤痕的勇气却成就了一个全新的哈罗德,促使他完成了这段奇迹,使他有勇气面对奎尼向他告别,有勇气审视儿子的死亡,有勇气面对妻子重拾爱火。

出发,在路上,过程带来的意义早已远胜于终点……

 
网站地图 | 联系方式

Copyright(C) 2006-2007. www.dnmc.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粤ICP备08132407号-32